一日,一位從華外返台的長輩拿一張在海外發行的世界日報,

裡有民眾投稿抒寫,將媽媽放到我們養生文化村的心路歷程,

我想這是大部份做子女的心聲吧!

將內文轉載供大家分享,如果這位長輩的家屬有看到這篇文章,

也歡迎告知我們,我們真想知道是誰呢!

*******************************************

世界日報  2011年10月3日    F1版

"把媽媽放到養生村"  凡蜀

**********************************************

讀了雨絲女士的「老人歸宿」,百感交集,姊姊和我在美國,母親一直和未婚的妹妹在台灣同住。過去幾年,妹妹的身體狀況不適合再和母親同住,但是基於母親不願改變現狀,及妹妹對親友輿論的顧慮,二人勉強在同一個屋簷下。

  二年前,到了非做改變時刻,我們分頭搜集資料,拜訪各公私營的老人公寓,母親在試住後,選擇了「長庚養生文化村」。在這過程中,我們一家四個子女所經歷的內心煎熬和外在壓力,實難一言道盡。

  對一個年近八旬的老人而言,改變已習慣的生活環境,確是難事,母親因而嘆息自己沒生個可以依靠的兒子。親友長輩在得知後的反應是:「你們怎麼可以把媽媽『放』到『那種』地方?」讉責之意不言而喻。然而,議論者卻是從來沒有參觀過「那種」地方。

  養生文化村規劃之完善,真是令人敬佩。其明亮和潔淨,對長者安全考量之細心,工作人員之敬業,均不下於不星級飯店。母親在吃了六個月由營養師調配的三餐後,膽固醇降低了。

  工作人員也很費心地安排老人從事各種活動:唱卡拉OK、打麻將、書法、繪畫、手工藝等,母親入住了一年半來,結識許多在台灣兒孫滿堂仍住養生文化村的老人,更有旅美華僑入住。

  我到養生村陪母親住後感受後,選擇入住養生村的長輩是勇者,因為他們有勇氣克服適應新環境的困難;他們也是智者,因為他們能擺脫社會的約定俗成。

  海外遊子在照顧父母的這門功課上,受限於時空,力有未逮的無奈感總是深沈。相對地,我們家鄉的手足,得面對我們在他鄉所不必日日應付的人情壓力,親友的一個眼神,一句質疑,就能讓人難以承受。此際,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能照顧父母是子女的福氣,互相體恤,各盡所能,畢竟盡心盡孝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種。 

arrow
arrow

    cgv30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