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201.jpg  

養生文化村黃美涓院長曾說:「養生文化村不只希望滿足長輩們住的需求,更希望提供一個讓長輩們學習成長、心靈豐富的環境。」在這,我們看到林伯伯利用退休前的專長,延續豐富退休生活,只用一把鋸子和鐵鎚,其巧奪天工技能,讓養生文化村園區內的枯木有了新的生命。
林伯伯退休前任職於台中大里國中童子軍老師,投入教育工作,主要是受祖父母敬師義行的影響。民國41年塗城國小草湖分班成立,當時校地尚未取得,沒有教室上課,於是祖父林智老先生一口答應在其菸草寮的工作房充當臨時課室。在菸草寮上課兩年期間,祖母饒隨女士,看到了老師認真教學,非常辛苦,薪水又少,為了替老師補充一些體力,時常將自家生產的綠豆、地瓜等,煮湯來慰勞師長。每天中午也邀請老師共進中餐,逢年過節也必定邀請老師共度佳節。其發自內心尊敬師長,因而也影響林伯伯從事教育的重責大任。
林伯伯覺得運動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他曾帶領學校童軍社至美國參加20天的露營,培養學子國際觀的視野。當時外國都很流行童軍運動,但是台灣卻一點也沒有概念,直到當時的行政院長郝柏村先生大力推行童軍運動,要求每所學校皆必須派出至少一位老師受訓,受訓的時間長達一年,所以有許多老師都沒有意願。但林伯伯對於每件事都保有樂觀正面的想法,就自願舉手踏上了童軍之路。現在全民瘋路跑活動,20年前林伯伯可是已經帶全家大小參加路跑活動了,算是路跑的先趨者。

140202.jpg  
起初林伯伯只是想將受訓所學的東西教給學生,沒想到意外地開啟對木工童軍工程的濃厚興趣。他認為做木工可以讓心靈沉澱、專注在當下,且做完的成品是讓人有成就感的。木工是一門藝術創作,林伯伯擅長使用生活周遭的原木或是廢物料當成材料,用一根簡單樸素的樹枝結合耐心與創意,讓它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更能從中得到快樂。
林伯伯退休後就到養生文化村居住,這裡戶外園區占地17公頃,視野遼闊,青綠蔥鬱,每每散步園區,低頭不禁意地看到小枯木,便生起將枯木再造。當初看到果園附近的眺望台,就靈機一動的也親手做了一個眺望台,四角及梯子皆是用櫻花木製成。他打趣的說如果這眺望台在野外的話,只要把梯子一拿開,就不用怕有兇猛野獸會上來。
「歡迎門」也是林伯伯代表作之一,這件作品也是花了許多的時間才完成的,櫻花木質地堅硬,在細小的櫻花木上釘上許多的釘子,一不小心,就容易歪斜,且得纏繞著緞帶,都是這作品最困難的地方,所幸有請在接待中心的同學幫忙才能完成。
「斜張橋和吊橋」作品,是有一次經過內湖的斜張橋,突然想要用原木做做看的想法,在這看似輕鬆且簡單的作品,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橋板,原本就已經很細的原木還必須切成長長一片且不能有任何失誤,用鋸子慢慢地、小心地縱剖,這對任何人都是件不容易的事,這些作品和實體橋一樣穩固不會輕易的倒下。
林伯伯曾問我說:「有沒有去過三樓桌球間打過桌球?你對撿球桶有沒有印象?」我回答:「有。」林伯伯說桌球教室的撿乒乓球桶是我提供的哦!有了這個撿球桶,就不必彎腰一個一個撿分散在不同的地方的乒乓球了。當初伯伯家裡有請人來裝壁紙,裝完後覺得那捲筒如果丟掉了很可惜,於是在捲筒底側旁用二個釘子固定,繞上橡皮筋,變身為實用又方便的撿乒乓球桶。
當第一次見到林伯伯的這些作品時,讓我嘆為觀止,沒想到原來不起眼的原木也可以製作成許多不同的作品。在訪問的過程中,發現林伯伯在介紹作品時,非常的有自信且很滿意自己的作品,每件作品都是他的寶物,也都花了很多心思在這上面,如果沒有一定的細心與耐心的話,相信不會做出這麼完美的作品,是名符其實的巧奪天工,化腐朽為神奇。
註:3月5日為中國童子軍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v30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