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敏樹簡介(Poster)  

接觸雕刻源起
1941年,謝敏樹伯伯自小學畢業後,經父親友人介紹進入日本人經營的「台灣珊瑚輸出組合基隆加工所」,從事珊瑚雕刻學徒。雖然他是一個剛出社會的學徒,但日本籍雇主對他們反而特別照顧,給他們的待遇相對比起外面其他工作來得優渥。當時公務人員每月平均大概3、4元薪資,而謝伯伯平均能賺到10元,且每年會調漲1元薪資;以那個年代的物價水準來說,生活上已經是不虞匱乏了。
謝伯伯經歷兩年學徒的日子,已能學以致用,可惜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戰,工廠有許多日本人都被徵召去當兵,造成工廠無預警倒閉。謝伯伯悵然若失之時,碰到生命中的貴人謝川雕刻師傅,於是又開始重操舊業,雖然換到小型雕刻工廠,已經是相當知足,「能有工作可以做就是一種福了」。
謝伯伯因報效國家從軍去,隨著台灣光復,謝伯伯也申請退伍,先找份工作來貼補家用,在姊姊的介紹下開始跑業務維生;但對於謝伯伯來說其實並不開心,他依舊對雕刻念念不忘。
一世摯愛相遇
謝伯伯在一個工作場合上,再次遇到了謝川師傅,在師傅的引薦之下,又回到最熟悉的領域─雕刻,也在這新的工作環境中也遇到了人生中的摯愛-簡春桃。兩人恰巧在同一間店裡工作,簡女士當店員,而謝伯伯則是在工作室雕刻。倆人一見鍾情,因為生長在比較保守的年代,感情表露內斂,只能在工作時刻意的望著對方,以眼神的交會度過兩年時光。謝伯伯21歲時,在眾人的祝福下與簡女士共結連理,惋惜的是,沒辦法與他的家人分享這一切的喜悅;因為當時正處於戒嚴時期,台北往返基隆的路受到管制,只能在台北請幾位朋友吃個飯當作喜宴。雖然婚宴如此的清淡,但兩人間的感情反而更加深厚。
白手起家奮鬥
幾年後,謝伯伯的老闆想退休,所以斷然宣布「解散工廠」,這對於謝伯伯來說是一項非常大的噩耗。所幸他的老闆是一個重感情的人,認為「跟著他出生入死的這些員工,是撐起這間工廠最重要支柱;沒有員工就沒有他的富足,所以必須對大家的未來負起一些責任。」因此慷慨給大家一筆很有誠意的資遣費,短時間內至少都能溫飽三餐。謝伯伯夫婦決定帶著老闆分發出來「最後的薪水」,到三重買了一間樓房,創造屬於自己的「雕刻王國」。
剛起步時非常艱辛難熬,把家當成是雕刻工作室,以較低價的牛骨或貝殼雕刻,在沒有店面的情況下,帶著成品親自到店家推銷。「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謝伯伯擁有一位很會做生意的太太,每次出去買賣皆能有所收穫,所以就靠著男主內(雕刻),女主外(買賣)方式下,漸漸的在雕刻業界作出成績,有穩定收入並且存了一筆積蓄後,在中山北路上開了一間屬於他們自己的店面,這也是他們攜手創業道路上成功的印記。
美滿和諧家庭
謝伯伯除了有一位無怨無悔奉獻一生的妻子之外,還有一群疼愛在手心裡的「寶貝」。他們有六個孩子,四男二女,都非常懂事,讓他無後顧之憂,專注在自己的生活與事業。因為謝伯伯很早就投入職場,也沒有讀太多的書,所以希望孩子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當謝伯伯在事業上有成之時,他把所賺的錢大部分都投入孩子的教育。他認為:「既然自己有經濟能力,那就更應該要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這是為人父母的責任。」
養生村工作室的退休生活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和人之間總有分開的一天。去年太太因高血壓而離開人世,失去摯愛雖然造成謝伯伯很大的打擊,但他卻沒有為此失志太久,因為他知道這是人生必經的路。人終究得接受這一天的到來,也因太太的過世讓他有了入住養生文化村的念頭。
雖然平常早上家裡依然熱鬧活絡,但是一到晚上,大家一個接著一個「回家」,最後只剩他一個人,除感到孤單,一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是有些浪費的,因而決定搬遷至養生文化村。
來到文化村,謝伯伯非常適應這裡的生活,任何活動都積極地去參與,也在這找到失去摯親後的生活重心。謝伯伯本身很熱衷參與各式各樣的休閒活動,每週至少會做三件事,第一是唱歌,在每個禮拜四和五都會參加養生村所創立的演歌俱樂部和日語歌謠的社團,他覺得唱歌是一個很好發洩情緒的管道,可以讓心情更愉悅;或者到佛堂靜坐,這不僅能沉澱自己的心情也能內化心靈;最後還喜歡到養生村新建的游泳池游泳,游泳是他的興趣,也是他強壯身心的方法,讓他年過80依然像是「一尾活龍」。謝伯伯在養生村找到退休後的生活方式,也讓他更懂得去享受人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謝敏樹 珊瑚 珊瑚雕刻
    全站熱搜

    cgv30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