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0918.JPG  

   長庚養生文化村社區高齡教育課程自民國953月開始辦理,參加的對象包含養生文化村村民及一般民眾,課程內容則分為養生健康、藝文、生活技能等三大類,每年的教師節、重陽節等節慶活動進行成果發表,像動態的有音樂會、慶生會等形式上台表演;靜態的有展覽、開幕茶會等形式來呈現研習班學員的藝文成果。

   養生文化村園藝班是民國103年才成立的課程,由於長輩們的踴躍報名,使得園藝班從原本的一班新增至二班,課程活動主要是推廣室內植栽綠化,簡簡單單園藝生活以及環境保護復育推動。園藝班課程內容豐富又有趣,不單單只有在教室聽老師投影片介紹植物,學員們親自動手剝種子栽培,有時候還會到養生文化村後山找尋可以栽種培養的種子,甚至還有戶外參訪的機會呢!

   去年11月時,園藝班舉辦了第一次戶外參訪的活動,活動緣起是因為村內長輩幾乎都是第一次接觸種子盆栽,種植的盆器皆來自平時唾手可得的盆器,譬如:醬油瓶、飲料瓶、布丁盒等,老師與長輩們討論並認識植栽的盆器,進而促成這一次的戶外教學,大家選擇「鶯歌陶瓷博物館」及「家傳工作坊」兩處。

   戶外教學的當天早上,各位學員準時到達,深怕會錯過出發時間,像小孩似的交換前一晚既緊張又期待的心情,上車後聊得更起勁。遊覽車持續在前進,眼中的景色一直在改變,由比肩而立的建築物轉變成生機勃勃的樹木,老師立刻把握機會拿起麥克風,進行植物知識的「機會教育」,講解窗外植物的特徵、特性,讓學員們認識更多在課程中尚未講解過的植物,就在老師的講解中我們來到了第一站:鶯歌陶瓷博物館。

  一進入陶瓷博物館,親切的導覽人員發給每人一個獨立的耳機,讓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到導覽內容。在聽導覽的三十分鐘內,可以看見的是,每位長輩們都專注地研讀簡介內容、聆聽解說員解說,並與解說員討論相關知識,儼然就是一個小型的知識交流會。

   參觀完陶瓷博物館,我們前往位於鶯歌陶瓷老街內的家傳工作坊,家傳工作坊是一家專門販售瓷器的店家,走進店裡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瓷器,小小的一間店面,卻能夠滿足長輩們購買瓷器的慾望。或許因為前一晚太興奮睡眠不足,又或許因為一整天下來的奔波,在購買完瓷器後,長輩的臉上露出了疲憊的神態,紛紛尋找可以休息的地方稍作休息,秀葉阿姨說:「這次的戶外教學學到很多課程外的知識,也在鶯歌買到許多中意瓷器,回去之後可以種更多動人的盆栽了。」

   去年年底首次舉辦「傳承」的活動,期望各位村民能夠藉由這次的活動來與大家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園藝班每週都會栽種不一樣的植物,所以每位學員家中少說也有十盆不同種的植物,每次都會利用上課時間,把自己精心培育的植物帶到教室去與老師、同學們相互交流。在過程中發生的趣事、啟發與心得,集結這些好的經驗來培育出下一盆更加動人的植物。

  在展覽籌備的過程中,會到長輩家中拍攝作品照片來製作圖說,在拍攝的過程中會聽到許多伯伯阿姨對於上了園藝班之後的一些啟發,其昌伯伯說:「以前在自家陽台掛了許多花草,搬進養生村之後開始學習種子盆栽,在泡水、悶芽、播種的過程中,對他們像自己孩子一樣地小心呵護,看著他們成長,也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不少樂趣與希望。」汪文阿姨也說:「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上了園藝課,沒想到竟然可以將平常丟棄的種子,栽培出一片綠,像生命一樣成長,它不僅可以淨化空氣,更可以美化環境,雖然過程中有些繁複,甚至手在剝種子時都破皮了,但只要看看這些可愛的小生命在美麗陶器襯托之下,姿態萬千、生意盎然,一切都是值得的。」

  「生氣勃勃真好看,為傳子孫心甘願。人類何嘗不為此?不必笑眾傻又憨!」這是俊愛伯伯和和美阿姨對於園藝班所下的註解。種植花草樹木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生氣、與感動,在培養一株小小的植物,天天看著它的茁壯、轉變,那個感動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只有親身體會,你會發現在種植的過程中,你得到的回饋比付出的心力多更多。

引自長庚醫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gv3088 的頭像
    cgv3088

    長庚養生文化村-樂齡新視界(長者退休的樂活銀髮社區、老人住宅)

    cgv30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