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目前已邁入高齡化的階段,相較於青壯年時期的營養需求,銀髮族營養因合併生理變化所需關注的要素更為廣泛,以下列舉出五項影響銀髮族營養因素及其照護原則:
一、咀嚼與吞嚥功能降低
銀髮族的營養問題大多與其咀嚼及吞嚥功能相關,往往因為其功能較差,致使銀髮族們有挑食或是進食量減少的問題,導致營養攝取不足。一般來說,除了挑選質地軟的食物外,不外乎就是在加工製備的過程中需要多花費心思,將烹調時間拉長,以慢火熬煮的方式將食物軟化,或是在刀工上花點時間,將食材切成小段以便咀嚼。
二、腸胃功能減弱
銀髮族因唾液、胃酸分泌量減少、腸胃蠕動減緩,繼而產生腹脹或是便秘的情形,因此建議長者能夠避免攝取容易產氣的食物,如乾豆類、韭菜、洋蔥等,同時可增加新鮮蔬果的攝取量,適量的纖維質攝取可幫助腸道功能維持,建議長者們每天能夠攝取3份以上的蔬菜(每份煮熟後約半碗)加上2份的水果(每份約占碗8分滿的量)。
三、味覺遲鈍
老年人的味覺細胞因年齡影響而退化,因此味覺上較顯遲鈍,導致許多長者偏好口味較重的食物,容易攝取較多的鹽分,建議烹調時可多利用中藥材或是天然辛香料來做搭配如枸杞、九層塔、香菜、檸檬、八角、蒜頭等。除此之外,可增加菜色變換,以色、香等方式促進老年人的食慾,增加進食量。
四、鈣質流失
建議長輩們能多攝取鈣質豐富之食物,如鮮奶、奶製品、豆類相關製品、深綠色蔬菜等皆對鈣質補充有所幫助。此外,如果長輩們能花點時間出門散步曬點陽光,除了能幫助身體增加鈣質吸收外,運動也能增加腸胃蠕動功能,因此散步也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五、水分攝取不足
大部分年長者身體對於口渴的反應較遲鈍,因此常常會忽略水分的補充,建議長者們平常應保持喝水的習慣(每日保持6至8杯的水分攝取),而非仰賴口渴的感覺,以避免水分攝取不足,平常若擔心喝水增加夜間上廁所次數,可利用白天多攝取水分,減少不便。
其實銀髮族除了飲食上提供生理的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保持開朗的心情,願天下長者們都能歡喜又健康的迎接每一天。

本文引自長庚醫訊第36卷第9期

arrow
arrow

    cgv30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