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養生文化村有十來個社團組織,村方投入許多的人力、心力及財力用心經營, 其中最具特色的社團之一就是「國劇教唱」,它也是媒體與參訪時的一個最大亮點。 為了發揚國藝,村方可說是不計成本的「全力投入」, 除了延聘台北名琴師徐春甫先生及鼓佬魏永順先生每週二下午在社團教室教唱外, 亦於週五上午在多功能教室放映晶華國劇影片欣賞。
飛將軍張玉森,張將軍還是操鐃鈸的老手,參與者都是耄耋之年的村民,和樂融融, 尤以弦音飛揚,園區絲竹之聲不絕於耳,連茂林樹木也被這美妙的樂聲、唱聲迴以共鳴。
使社團正常運轉。為了使課程能順利進行,幾乎上課前的一小時就得提早開始佈置 (擺設鑼鼓與習師座位),使教室半場的桌椅都能淨空,雖然移動桌椅挪出空間算是小事一樁, 卻也夠我勞累,還得犧牲午睡時間出力、出汗,演唱結束還得歸原, 少不得又是收拾鑼鼓、桌椅,以利次日的講課進行。
上面寫著「奉茶」二字,路人經過都會趨前飲上一杯, 這些地方上的施茶者多半是富商和善心人士,每當國劇社鑼鼓響起,就會引來長者落座, 此時我會一一奉茶,雖是清茶一杯,但總是恭恭敬敬地雙手奉上,長者們也會起身示謝, 其中前聯合報總編孫老爺攜夫人前來聽戲,夫人行動較慢, 我都會小心翼翼地前去攙扶坐在最後一排(避免孫夫人因高昂鑼鼓聲之干擾), 孫老看在眼裡深覺我對人親切,當日正好為經費問題討論中, 孫老慨然解出千元贊助,也得以疏圍,這是國劇社有史以來第一筆來自村民之義舉, 當令善加保管運用,也因國劇社在我經手財務收支各方面一清二楚,且表列公佈, 也許是這一點贏得大家信任,才願慷慨解囊,如孫老者會響應, 那麼也得歸功於這個小小的「奉茶」,結下不解緣份,我會把握這點服務的機會, 為每一位來國劇社長者好好奉上一杯溫暖的茶。 |
本文引自長庚醫訊33卷12期 作者養生文化村村民劉襄 |
留言列表